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中国抛惠台31项目吸菁 台湾国安现危机 小英尚无应对佳计

发表时间:

中国政府在对台工作上开始针对台湾年轻人使力,近来台湾舆论更多讨论的是中共近日出台的“31项优惠台湾政策;从过去的招商引资、交流让利,到现在出台吸收台湾菁英的“吸菁大法”。中国对台政策及手法,从中国政府在对台工作上开始针对台湾年轻人使力,近来台湾舆论更多讨论的是中共近日出台的“31项优惠台湾政策;从过去的招商引资、交流让利,到现在出台吸收台湾菁英的“吸菁大法”。中国对台政策及手法,从过去引发台湾天然独年轻人反感而爆发马英九时代声势浩大的反中共,反服贸的太阳花运动,到如今的招揽台湾年轻人及中坚知识分子的吸菁大法。中国的手法有何改变,台湾民众现在都在讨论这些中国主动向台湾年轻人抛出的欢迎到大陆发展的31条具体优惠措施。对于中国向台湾年轻人示好,抛出的这个胡萝卜,台湾民众反应如何?蔡英文政府又是如何面对?本次中华世界请新新闻周刊副社长陈东豪先生来为大家做进一步解析。过去引发台湾天然独年轻人反感而爆发马英九时代声势浩大的反中共,反服贸的太阳花运动,到如今的招揽台湾年轻人及中坚知识分子的吸菁大法。中国的手法有何改变,台湾民众现在都在讨论这些中国主动向台湾年轻人抛出的欢迎到大陆发展的31条具体优惠措施。对于中国向台湾年轻人示好,抛出的这个胡萝卜,台湾民众反应如何?蔡英文政府又是如何面对?本次中华世界请“新新闻”周刊副社长陈东豪先生来为大家做进一步解析。

习近平与蔡英文合成照
习近平与蔡英文合成照 图片:路透社/REUTERS
广告

新新闻副社长陈东豪台湾本地人不见得对这31条惠台政策的感受有那么深刻,但对于中国大陆工作的台湾人、台商来说,他们就能感受到惠台31条的威力。当然它的项目非常多,简单说,有一些在大原则上看起来,以前就有过的,比如说:一些免税及税率上的优惠。但这次,他很多东西变得更细致,比方台湾学生可以到中国去念医学院。不仅可以念医学院,还可以参加中国当地的考试。你要知道,医生这个职业在台湾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可是台湾的名额有限。而中国这一次,它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开放。而且这些开放的项目往往会打动台湾本地一些年轻人,例如医生这个行业,你可以去中国念书,之后,可以在当地考取执照,你可以念中医,也可以念西医,不过是用简体字考试,所以你需要学习简体字。它这种作法很有趣,我们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除了过去的台商之外,现在扩及到“台生(台湾学生)”的部分,然后是“台青”,就是指台湾年轻人。这其中,有些是针对18岁以下的,有些是针对大学毕业,希望到中国去念书的,如果用4个字去概括的话,你可以说,它是把“就学”与“就业”两件事绑在一起。也就是说,你到中国大陆去念书,毕业后,你可以在当地考执照,考取后,在当地就业。其目的就是透过这样的方式,让台湾年轻一代的人对中国大陆不会讨厌;从不讨厌中国进而变得亲近中国,到最后,接受习近平的中国。这就是,这次里政策里,第一个是针对年轻族群的,然后另外一个是有很多工商优惠,鼓励台湾的年轻人去中国创业,给你免税或优惠,从税则到帮你找房子。甚至头几年,给你房租上大幅的优惠,有些是租金可以全免,有些是减半的,所以林林总总非常多的东西。但我们在看的时候,它最大吸引力,而且影响会最深远的就是这种就学绑就业的东西。我举例一个数据供大家参考,台湾一年新生儿的出生总数大约,在20万左右,如果中共透过这种就学绑就业的方式,它如果吸收到10000个台湾人,那就占了这个年龄层的5 % 。那么这些年轻人从不了解中国变成不讨厌中国,甚至到最后变成“接受中国”。这种在渐进式的影响力远比,用飞机、军舰绕台的各种打压方式都来得更有影响力。

“就学绑就业”是针对年轻族群,那么另外一个,台湾目前有一个状况就是:知识界的很多助理教授,或者很多博士班学生毕业以后,他们目前在台湾找工作不容易。那么,在这一块他们开放,吸引台湾的这些我们所谓在台湾找不到学校教书的台湾流浪的博士,他们在开放后,就可以到中国去,因为中国的大学非常多。它的第一级大学与比较各省发展的学校的落差非常的大,可是确实是有工作机会在那里。那么透过这种方式,它可以把台湾训练的博士吸引过去,这个影响也会非常深远。也就是说,中国大陆是有计划的进行这样的对台统战工作。这种方式与过去的统战方式不一样。过去,他比较偏重在台商,或是偏重在台湾的这种政商家族,这个是台湾人口少的。也就是,它过去希望透过绑住大企业来影响台湾。但是从这十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成效有限。所以中共这两年就改变采用了非常多的方法。所以此次它是很有计划的针对几个区块,18岁以下是一类,然后18岁到大学,甚至到硕士班的又是一类,然后那些已经毕业,希望创业,想要去有发展的人,它就给你优惠,给你创业机会,从资金的贷款到房舍的补贴;它用各种方式来吸引这些人,他们大概普遍都在30岁以下。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子的交往或交流方式经过五年、十年之后,台湾的年轻人还会“反中”吗?

所以它的威力在于说,它出台的这种优惠政策,对于台湾政府来说,你能够阻挡它吗?因为目前来说,台湾出国念书的人口愈来愈多,过去,都是往美国比较多,现在中国开放其大学门户之后,而且它放大,在台湾,只要你的台湾学测者平均标准以上的,都可以在中国申请,所以它这个门开的非常大。目前看起来,台湾政府在这一块来说,还没有太有效的对应策略。所以他们甚至在此次之前,台湾到底有多少学生证中国大陆念书,连台湾的主管机构,教育部都没有精准的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台湾对于年轻人就学就业这一块,目前的应变能力是非常脆弱的。

我们新新闻采访的一个实例是,一位台湾博士生在台湾就是找不到工作,而对岸福建福州,他是去或不去呢?到了最后,他是连老婆都带过去了,这等于说,整个家庭都搬过去了。那么他,久了之后,他还会反对或讨厌中国吗?或者即使他讨厌这个,他会讲出来吗?我们采访的博士生的这种例子,他的下一代后来可能也会在中国大陆去念书,那就会更对中国的现行状况更加不会反对。也就是,当他没有碰到政治上的敏感事情时,他不一定会对中国的现行产生不满。

那么像这些台湾在中国的博士生,这些三十几岁的人,他们在中国找机会时,就会选择“不谈敏感问题”,让自己有生活的机会。所以,会过去的博士生,现在还不是这么多。可是当中国把惠台31项,非常宽的开放标准,这个未来、长远来看,会是个问题。

另据新新闻记者李若冰的报导,中国国台办挑在二二八这天对台湾特殊的日子,由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抛出「春节大礼包」,花了六分钟在记者会报告二十九个部委联合制定「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从就学、就业、创业到影视出版的三十一条具体措施,极具战略性。

中共30年统战演进3阶段

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共对台经济统战策略,从一九九○年代「招商引资」,二○○八年后国民党时期的「交流让利」,到一四年太阳花学运后的「吸菁大法」,直到民进党重返执政后,不断转换统战手法。

首先是第一阶段「 招商引资」 :一九八九年六四民运后,全球抵制中共政权,但中国经济亟需要外资进入,九二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各省市广设工业园区、竞相提出优惠政策,台湾、香港、新加坡资本利用廉价劳动力展开「圈地运动」。九○年代,许多学者忧心台湾有「产业空洞化」危机,但西进产生「投资带动贸易效果」,整个九○年代台湾成了中国生产的供应链,台湾製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在中国经济起飞下,台湾对中国出口每年以两位数扩大。

以香港回归的九七年而言,中国前五大进口来源是日、台、美、韩、港,台湾在中国进口市场占有率逾一成,高居第二位。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中国人均所得升逾一千美元,同年台湾也达一万四千美元,两岸交流可谓「互蒙其利」。第二阶段是「交流让利」时期:自二○○八年国民党执政时期后,国共进入水乳交融的蜜月期,陆客来台、两岸直航开启两岸大交流时代;尤其中国国台办前主任王毅从○九年创造的「海峡论坛」,每年包装新惠台政策,催生统战效果。

国民党时代的惠台措施,中国官方筹组经贸团来台採购、投资、签协议,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国企领导来台多如过江之鲫,签署合同协议金额屡创新高;两岸签署经济合作协议(ECFA),还被讥讽为对台「让利」,让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高孔廉苦于反驳「让利说」,强调那是「互惠双赢」。

把“海峡论坛”惠台模式带到美法外交

每逢海峡论坛登场前夕,外界关注中国释出新的惠台措施。几年下来,台胞证从六百元新台币改成免签,设置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从贾庆林换到俞正声,绿营人士参与趋多,连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在金门大学任教期间,还会就近跑去厦门掺一脚。

而王毅独创「海峡论坛」的惠台模式,在他接外长后转移到外交部。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去年底访问北京,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率领二十八位美国企业CEO组成的贸易代表团,与中国签署能源等三十四个经贸合约,协议总金额达二五○○多亿美元,相当于中美贸易总额的一半。

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一月访问中国,中方同意向空中巴士採购一八四架A三二○客机,价格至少百亿美元,送给马克宏一份大礼物。今年二月英国首相德雷莎•梅访中,英国带来五十人经贸代表团,签署总额约九十亿英镑的商业协议,包括取消英国牛肉与相关乳製品的进口禁令。

中共不理台湾政府 单方面开放 跳过服贸障碍

然而,二○一四年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是一个转折点。马政府时代由少数政治高层的交流模式,被批为「两岸买办」,台湾民众质疑中国惠台政策被中间人垄断。中共遂改弦易辙,转为以「操之在我」方式,让台湾民众有感,进入第三阶段「吸菁大法」。

国民党时代,中国对台採取「惠台措施」,多数利益被中间人拦截,台湾民众未享两岸红利;如今北京倒过来变「磁吸」,不仅直接诉诸百姓,青创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更要吸引台湾年轻人到对岸发展。

国台办抛出这份「春节大礼包」对台有三个效应。首先,无论开放八十一项技职考试或申请参与「万人计画」,可能酿成人才外移。而开放台资企业参与「中国製造二○二五」等计画,并享有当地同等待遇和税率优惠,鼓励台商在中国大陆上市,吸引台湾资本外移。

其次,克服「服贸协议」卡关问题。因为目前电商、金融、出版业都因「服贸协议」延迟,现在北京展现自信,单方面开放,直接跳过服贸障碍。最后,台湾出版业与影视剧赴中没有数量限制,必会让台湾业者在经济利益考量下思考对岸尺度,连动产生自我检查的「小警总」效应复辟。

中共依台湾人需求不断调整政策

加上中国各省市广设青创基地,以经促统的「吸菁大法」方桉已俨然成形。至于春节大礼包被舆论批评是「吃不到的糖果」,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回应说:「大陆言必行、行必果,绝不是假糖果,落实需要过程,但方向一定会这么做。」

中共惠台政策推动三十年来,从「招商引资」、「交流让利」,到现在吸引台湾菁英的「吸菁大法」,可见中共不断依台湾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调整,不但要营造台湾人民对中国的认同感,更要实现习近平再三强调的「获得感」。

陈东豪最后还说:过去台湾前进中国大陆投资后,碰到的危机是产业空洞化,现在则碰到人才空洞化的危机。目前,台湾蔡英文政府还没有新的应对措施出来,看不出来她能够如何应对,因为他们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端出来。所以这个对于蔡英文政府来说,其实这是一个国家安全危机,但是目前我们看不到蔡英文政府有相对应好的措施。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