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灾民堆里的丁字裤衩 – 评中国国家画院巴黎水墨人物展

发表时间:

正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国家画院的水墨人物展給国际文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官方美术的最高阶平台,中国国家画院在内容上没能提供有亮点、有说服力的作品。具体地讲, 在布展思路和作品呈现两方面, 这次展览都清楚准确地让观众观察到艺术手段上的老套、艺术理论上的空洞、艺术题材上对中国国情的冷淡,缺乏与国际上起主导作用的艺术体系面对面精彩思辨所必须具备的足够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理论能力。

广告

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艺术和中国公营美术机构里的专职艺术家要在国际上参与文明互鉴,通过艺术表达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关切与和平共处,不能重平台,轻内容,从一个在附加值指标上层层加码的机构里,派一个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经不起推敲的平台行政组织团队,在国际上不着边际地摆一个艺术交流的花架子, 秀给中国国内的舆论看。而是需要务实地做好准备:通过自身强大的内容实力,通过艺术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赢得和国际间有主导地位的各大艺术机构与各大艺术权威选中的中国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样的礼遇,参与到世界级多元美术体系里的展示、收藏、研究、 评论和经营里;在不同的艺术价值观的邂逅、对话与碰撞中, 让中国本土艺术价值观看好的作品,在世界知识界、财富界和接受艺术的熏陶与教育的广泛的人群那里,得到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相对称、相匹配的重视,成为中国政府通过自己推崇的文化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国情提供一个中国本土价值视角的窗口, 让中国人自己定义的中国精神在国际收藏家花钱收藏艺术形态与符号的过程中得到了解、研究,甚至崇拜、弘扬和传承。

 

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精神

什么是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精神 ? 在经济上,中国认识到世界性的财富垄断給各地造成政治体制的不确定性, 甚至和平危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在达沃斯峰会上就警告过世界1% 的人口的财富量超过剩下99%人口财富的总和带来的危害,警告过资本回报过度大于劳动力回报的危害。中国政府自己在国内加大扶贫力度,提出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方向;在国际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性思路,希望通过导向性参与,用一带一路, 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协作等具体措施,加大中国的文化附加值在经济中的作用,用文化带动的有灵魂的经济来配合外交、军事、经贸、新技术和环保等各领域共同促成的和平共处和长治久安。 

中国提出的公平正义地分配全球财富的动议需要国内政治的平稳发展来支持。在习近平第二个五年任期开始的时侯,世界看到中国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为未来开辟了宽松度和灵活度的同时,紧缩了纪律的约束力,讲究领导核心的一言九鼎, 希望提高执政力度和效率。北京給国际社会的印象是,中国从自己做起,着手改革,创造了把财富分配往公平正义的方向调整的执政空间,希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名义把中国精神作为世界变革的一个推动力。

 

国际美术体系推崇的中国精神

什么是国际美术体系推崇的中国精神 ? 就拿法国的系统来说,以中国国画来举例,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蓬皮杜中心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副馆长凯瑟琳·大卫看重了中国青年艺术家郝量的创作。郝量有一部分工作是研究文化符号在政体的变更中的演变,从宋徽宗到朱翊钧,从董源、牧溪到王世贞,从园林到绘画。他的一件中国画与观念装置相结合的作品“由鬼通仙”,通过激活出现了断层的中国古典艺术手段,把中国古代历经沧桑的政治哲学主导下出现的不同艺术形态通过拼贴和组合,放进董其昌和康定斯基的艺术实践里都能找到的脉络,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想像那样,走进古人和西人的脑子里,哀其所哀,乐其所乐,用当代人的冷静和浪漫把中国文人画在极致套路中的游刃有余,在游刃有余中指点江山的睿智放进当下的创作里出神入化。 

换句话说,在挑选中国艺术作品时,法国艺术体系的价值观里有一个可以拿出来思辨的重要面向:中国的政治文明和艺术格调在变迁中的关系。这个体系选中国艺术家时,看重的是钱钟书式的学贯中西的通透,哪怕是局部的通透。 

更值得注意的是,蓬皮杜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说服中国藏家王兵把“由鬼通仙”这件作品捐赠給法国政府永久收藏。 

这一个案提示的是,当中国青年艺术家用包括中国工笔、中国水墨在内的传统手法,把中国历史上阶段性执政对阶段性文化符号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放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里,系统而精妙地表达出来时,法国国立艺术体系通过法国国家收藏把这种思考、这种表达放到透过法国文化价值观看世界的高度;它收藏的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里具有历史观的当代中国精神。

 

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精神在中国国家画院巴黎水墨人物展里缺席

那么中国国家画院在巴黎的水墨人物展,组织中国公营美术机构里的体制内艺术家们, 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来表现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精神, 与郝量作品所透露出来的国际美术体系推崇的中国精神来进行艺术思辨、对话和交流呢 ?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性思路里,中国国家画院的展览在题材上怎么样体现扶贫,怎么样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对全球治理变革的推动 ?法国艺术对欧洲历史变革的贡献是有传统根据的,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作品在文化和图腾的层面参与了梵蒂冈天主教教团的深度改革。 中国19大之后,作为东道主以深度改革和开放的姿态迎接2018年的几个大型国际活动时,国际社会对这次在法国展出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官方美术机构的作品所释放出的信息抱有艺术和政治的双重期待。 

但是中国国家画院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展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国政府推崇的中国精神范畴里的题材,拿不出有比较意义的、有份量的内容来和近在咫尺的蓬皮杜中心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里正在展出的郝量作品里透露出的具有历史观的中国精神展开同等水平上的对话和讨论。 

带队的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带来的作品中有一幅是他前往汶川大地震受灾现场之后创作的作品。画面的正中是混乱的黑衣人群里一位具有芭蕾明星身材的花季女人穿着的成人性爱商店里卖的那种只有一丝一挂的丁字内裤, 在明暗对比度的衬托和突出下,聚焦白嫩的后臀被微缩的三角布头遮掩的私处,作品取名“清月”。作为主打作品,你一进展厅,那丁字裤衩就迎面欢迎你。这让人好奇,分享对汶川大地震灾民的性幻想与中国古典文人画、与当代中国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有什么样的有机联系? 这是人道主义吗? 这是中国精神吗? 

在“清月”的右边,是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作品。和其他艺术家不同,杨晓阳在展厅里悬挂的作品和展览图录中发表的作品是有区别的。展厅里的是作者在2017年创作的、在艺术地位的象征意义上很用心的课图稿具像系列。这是比照黄宾虹、陆俨少等中国画历史名家的教学工具,在我们这个时代有机会养成以行政地位单向转换成艺术地位的习惯里,院长以艺术家师长的姿态为其他参展艺术家开局;又有一点抛砖引玉的意味, 课图稿也让观众想到中国国家画院一直在拓展教学业务。在展墙上讲义式的图稿中,我们看到的有老师的砖,就象听离开舞台多年的声乐教员给学生示范意大利花腔唱段,大家不要去在意老师因为声带衰退而奋力挣扎出来的扎人的高音,而是要去体会她对学生的希望和要求。但展厅里看不到抛砖引玉里的玉,看不到体现二、三十岁的青年一代在灵感被呼唤出来后,那种生机勃勃的有创造力的作品。课图稿具像系列提示的是杨晓阳以砖代玉,老师代学生出场。在展览图录中,杨晓阳作品的造型以类似出土陶俑那样的元素作基础,用接近白描工笔的手法,塑造了中国古典小说插画的风格,融入了一些原始艺术的放任和松弛,对土家花灯戏和社火的情景作了编排和导演。

在张江舟对面是国画家梁占岩作的西藏家庭在外景地的特写,他尝试用水墨和工笔来实现19世纪欧洲写实油画里常见的布局和细节,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司空见惯的国画人物画探索的典型。

这三位在第一展厅里展出的艺术家显然是中国国家画院这次最用心突出的艺术家。从技术角度看,他们都受过完整的训练; 从绘画语言上看,他们都向欧洲绘画上靠。张江舟作品的透视感和天灾地的情欲视角与巴黎商业画廊里积压成堆的变形写实小情调有一些共鸣。杨晓阳的作品里透露出他熟悉法国新原生艺术代表人物让·杜布菲, 他的中国出土人物般的列队借鉴了让·杜布菲的变形。张江舟作品的激情高涨一些,但是和倚重程式化格局的杨晓阳的作品分享古典小说插画的审美,就像相互启发的两个邻居作的一样。问题是他们作为主打艺术家无论从技术特点还是造型能力上都没有成就一流的创作家带给观众的那种不可抵挡的震撼,他们的题材落入了国际低端艺术品市场里俗套的循环和重复。 

如果从策展思路的角度来考察这次展览, 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举办的讲座上,张江舟副院长把中国画的创作按照新水墨、新传统、新古风来分,从根源上让我们理解了这次展览里中国语境里的中国精神的缺失。就算忽略对新古风和新传统的定义混淆, 上个世纪徐悲鸿、林风眠等人早就为新传统开天辟地过了,张江舟的命名和分类解释不清楚当代的新和上个世纪的新之间到底哪个是新。 

张江舟副院长在艺术造型理论上的认识程度也合理解释了他在通过造型创造性地表达中国精神上是有一定困难的。这种在艺术认识上的局限和对中国精神题材的忽略造成展览没有能力与国际主流艺术系统站在一个具有对等思辨力和表现力的高水准上融会贯通、运筹帷幄的遗憾, 这种遗憾也是中国官方美术没有能够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产生更大影响的原因。

 

中国官方美术平台领导人与一流艺术家和理论家间失真的对等角色

当张江舟副院长在讲座中指着中国国家画院的前任院长、画家龙瑞作品的投影说,这类新古典的作品创新力不强时,实际上就是在用具体的例子证明了他的理论思考的粗糙,经不起推敲;因为在道理上他解释不了在创新上有欠缺的龙瑞画作,作为新古典国画的代表性画例,新在哪里。 当中国国家画院的前任院长的艺术高度在他的继任者和体制内艺术家同行那里受到公开质疑的时侯,听众们立即看到了一个问题: 中国最高官方美术机构的平台领导人一定是、必须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一流艺术家吗 ? 

实际上,杨晓阳、张江舟和他们的前任龙瑞都是中国国家级官方美术平台的领袖,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里,他们就像建筑师一样,重新改装、扩展、打造中国国家画院。 在繁重的平台建设者、改革者和领导人的角色里,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他们的平台领导人的服务性角色不可避免地給他们的艺术家身份设定了局限, 在艺术上他们不是最能担当得起让官方美术表达北京版的中国精神的创作和学术重任的人,其中的道理就和造飞机与开飞机的人有不同的分工一样, 清代的督陶官唐英不会喧宾夺主地在窑炉前取代陶工,当代的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决不会换下首席主演自己到舞台上去光彩照人。中国国家画院把艺术平台建设者和平台领袖的业务成就与他们所服务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专业能力相提并论、相互混淆,插科打诨般地把平台领导人的组织才华同化成一流艺术家、一流理论家的创作和学术建树,一定会制造出误区和尴尬,因为今天发展剧变日新月异的时代对社会分工的要求已经不是李可染当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的初创时期可以比较的了。张江舟对龙瑞的评价说明他在看前任时能把议题看清楚,看自己时自知之明薄弱一点。

 

中国精神:高级别的中外文化交流需要名副其实的中国一流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参与

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的展厅门口,我们可以看到一堆中国美术报,封面标题非常有意思,有一期的标题是“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另一期的标题是“一个国际美术工程的思考与实践”, 还有一期的封面标题是“砥砺奋进中的五年”,最后一期的标题是“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中国国家画院把这些杂志带到巴黎,说明他们对中国国情是有深刻认识的。杨晓阳院长和张江舟副院长在2017年年底都作为负责人参与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指导工作。 

但杨晓阳院长和张江舟副院长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没有在巴黎展览的作品里、 没有在策展的思路里得到体现。作为国家级最高官方美术机构的领导人,他们组织的展览没有让中国体制内一流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舞台的中心,聚光灯下,作为艺术家和理论家,他们自身的能力突显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只有当中国的官方美术有魄力、有能力启用老中青三代里面有代表性的体制内一流艺术家和理论家,把中国美术报的封面标题里透露的中国精神,通过造型和思想上最杰出作品,与国际美术体系选择的中国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表达的中国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平等交流、相映生辉的时侯,中国的体制内美术家们才能真正有底气继往开来,和表达不同地区人文精神的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创作交流,才能真正进入主流的国际艺术市场, 通过国际资本的收藏力来传递中国的价值观。这才是平台领导人最终的和最重要的成就。 

如果中国国家画院仅仅满足于向中国媒体发新闻稿说,人群中一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水墨画的意大利旅法画家对展览里的作品有多么惊叹;仅仅满足于法兰西艺术院副院长因为感谢中国国家画院在北京对他的热情接待而回应几句礼节性的鼓励的话,以表面化和套路化的宣传,不切实际地演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成功,那只能说明中国顶层文化决策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风格  中国国家画院水墨人物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8年3月9日至4月5日
周一至周六10:00-12:30/14:00-18:00
地址: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1 Boulevard de la Tour-Maubourg 75007 Paris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