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中国航天系统好大喜功之风愈演愈烈

发表时间:

本月初中国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失败,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长五”发射失败的分析评论。

2017年7月2日,中国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失败。
2017年7月2日,中国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失败。 图片来源:路透社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长征五号火箭7月2日发射失利,带来了较大震动,中国社会上的大量航天粉丝也为下一步中国航天计划的实施捏一把汗。国际舆论则出现中国原定今年11月嫦娥五号发射有可能推迟的猜测。”“对于长五这么尖端的技术集成来说,绝大多数公众、包括沾点边的科学家,对它都是陌生或者一知半解的。人们只是知道,迄今为止中国火箭发射的成功概率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这让人们有信心。”“作为外行,我们只能呼吁中国全社会给予航天人更多的支持。”

香港《明报》署名郑海龙的评论称:“7月2日,中国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宣告失败,这是继6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失利后,半月内的第二次火箭发射失利。而由于此前长五已被官方明确要承担8项包括探月、载人及火星探测器等关键发射任务,这或者意味着日程满满的中国太空计划受到影响。”“7月3日,一篇署名为伍辉,名为‘中国航天 请你淡出大家的视线’的文章在内地传播,伍辉是央视军事频道报道太空探索近20年的记者,文中认为长五发射失败是必然的,去年底首次发射时‘火箭差点儿不能正常入轨,是靠地面测控人员的努力,才保证了任务的完成’。伍辉直斥现时航天系统愈演愈烈的好大喜功、注重名利之风,而对于问题没有足够反思。”

北京《财新网》署名于达维的评论称:“事实上,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的失利,相比长三乙的失误,影响要严重得多。按照专家的话说,这次发射任务失败,就是火箭和卫星一起掉海里了。还不像前几次出现的问题,入轨虽然不成功,还能够不断调整,最终准确入轨,就是多消耗了燃料,相应缩短了卫星的寿命。”“如果去年11月长征五号遥一火箭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不是赶进度完成遥二火箭的试射,或许此次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失败就不会发生。”“科学没有如果,从现在的情况看,长征五号的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如果现在不花足够的时间找到问题,做到万无一失。那么我们在2019年发射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段的时候,心里也不会有底,2020年要开始的火星探测恐怕就无从谈起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失败不可怕,但长五失败后浮出水面的两个问题:中国航天工程待遇太低,以及可能存在的浮躁或急功近利的心理,却引起了关注。”“在长征五号发射前的媒体见面会上,有媒体问起,距离6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失利不到半月,长征火箭为何仍敢发射?国防科工局一名官员答说,上次的发射故障调查已经查明原因,并完成举一反三工作,长征五号按计划实施,是中国航天实力和自信的表现。回头看,这个实力与自信还需要面对检测。也有舆论质疑航天工程赶在7月2日发射,存在配合纪念日,不科学推进进度的心理。若确实如此,这次的失败也不失为一次提醒。”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天事业这几年发展迅猛,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传媒不吝溢美之词,国民以航天为荣,航天系的官员更在政坛不断获提拔,广东省长马兴瑞、浙江省长袁家军、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等都曾是航天少帅老兵。正是过往太多的成功、太多的荣誉,使一些航天人飘飘然,甚至居功自傲,而这偏偏是航天事业最大的祸害。今次长征五号的失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与这种心态有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